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杨维汉)长期以来“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中国法院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顽症”。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0日向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19个部门联合会签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
这个25条《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层面的执行联动机制正式建立。有关专家指出,这个联动机制将大大压缩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老赖”的社会生存空间,对被执行人产生威慑作用,树立司法权威。
会签这个《意见》的部门分别是: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综治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20个部门。
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是针对“执行难”问题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用“五个难”概括了法院执行的状况:被执行人难找的现象依然存在;被执行财产难寻的局面仍未好转;应执行财产难动的情况仍很普遍;协助执行人依然难求;特殊主体依然难碰。
专家指出,“执行难”是中国社会多种矛盾在执行领域的集中反映。单靠法院一个部门、只通过强制执行一种途径,“执行难”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依靠有关部门的协助和配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措并举,才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