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年06月26日 09:24:05 来源: 沈阳晚报 |
 |
 |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国际禁毒日
今天(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昨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刘巍等贩卖、制造毒品案,其中主犯刘巍已被执行死刑。此前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4起重大涉毒案例,6名罪犯被依法核准死刑,刘巍案即是其中之一。
制、贩毒数量巨大
刘巍,辽宁沈阳人,1970年出生,2007年9月因涉嫌贩卖、制造毒品案件被逮捕。
最高人民法院组成的合议庭经复核确认,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由刘巍出资,由迂某单独或二人共同数次购买海洛因共1050克,并购得一些配料,用做制造海洛因勾兑液。刘巍先在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乡下坎子村伙同被告人侯某制造海洛因勾兑液,后又在新城子区虎石台镇雇用被告人张某将勾兑液装瓶封口,制成针剂。
至案发时,刘巍等人共制造海洛因勾兑液针剂53560支(1.8克/支,共96.408千克)、600毫升瓶装勾兑液13瓶(约600克/瓶,共7.8千克)、矿泉水桶装勾兑液2桶(17.7千克)、2升瓶装勾兑液19瓶(约2千克/瓶,共38千克),合计约160千克。其中张某参与制造海洛因勾兑液2桶(重17.7千克)及针剂47560支。
被告人刘巍将制成的海洛因勾兑液贩卖给被告人迂某,并将买毒“下线”介绍给迂某。迂某在沈阳市向靳某、周某、王某和关某分别贩卖1500支、1000支、240支和500支,并指使被告人聂某向靳某、周某、关某分别贩卖960支、2000支和300支。
最高院复核确认量刑适当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巍与被告人迂某违反毒品管制规定,结伙制造海洛因勾兑液后进行贩卖,刘巍还伙同他人制造氯胺酮,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制造毒品罪。刘巍伙同他人贩卖、制造毒品数量大,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且曾因犯罪被判刑,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书认为,在共同犯罪中,刘巍系出资人,是组织者,又是直接实施者,系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一审沈阳中院判决、第二审辽宁高院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核准维持第一审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刘巍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对被告人迂某等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至五年有期徒刑。(记者 梅天磬) |
档案1:罗家瑞(化名),21岁,大东区人
吸毒原因:父母离异、好奇
一起吸毒,发小死在他眼前
因为吸毒过量,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眼睁睁地死在自己的面前。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来到沈阳市戒毒所,探访了正在这里戒毒的男女,揭秘其吸毒原因。
初见罗家瑞(化名),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手臂上大片大片的刺青。“我也不知刺的啥,当时就是看人家都有,自己也就纹了!”与这些刺青一样,对于吸食冰毒,罗家瑞也是看着别人吸,然后跟着吸了。
罗家瑞走上吸毒都源于家庭变故。2005年,罗家瑞的父母离异后各自忙外地的生意,留给16岁的罗家瑞一间房和每月数千元的零花钱。脱离了父母的看管,罗家瑞如野马脱缰,从此变得无拘无束,常和身边的几个铁哥们儿一起吃喝玩乐。
不愁吃不愁穿,按说这样的日子应该很满足。可是对于罗家瑞来说,却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在简单的物质生活难以填补时,在一次别人吸食毒品时,他随大流儿吸了几口。一碰上毒品,便不可收拾。
“听说过毒品害死人,那时我还不相信。如今这一幕活生生地发生在我眼前,一辈子都忘不了。”2009年春节过后的一天,罗家瑞与发小张军(化名)及另外两个朋友在某宾馆开了间房一起开Party,毒品自然是Party上不可缺少的兴奋剂。在毒品的作用下,众人唱着,跳着,兴奋着,一连High了3天。可就在第3天夜里,意外发生了。当罗家瑞送张军的女友回家后返回宾馆时,发现门怎么也敲不开。等他找来服务员,用钥匙打开房门后,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张军斜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嘴唇发黑。任罗家瑞怎么叫,张军都没有反应。罗家瑞懵了,在宾馆服务员的提醒下,他颤抖着拨打了120和110报警,可是等急救人员赶到宾馆后,确认张军已因吸毒过量死亡。”
“发小”死了,自己进了戒毒所,女朋友也离他而去。经过戒毒所里一年多的生活,让罗家瑞渐渐康复,也慢慢清醒。“不能再像以前了,如果再吸下去,我朋友的下场就是我的下场。出去后我得想想自己的未来,跟我爸学做生意,将来得自食其力,不能在这么耗费青春了。”档案2:金丽雪,24岁,吉林人
吸毒原因:男友诱食
戒毒的女儿,妈妈等你回家
2007年初,金丽雪在北京发廊打工时,结识了一个叫李建峰(化名)的男人。尽管李建峰比自己大10多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