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那不是走私的吗?答:这个我们不是很清楚,能在国内这么广泛的使用产品肯定没问题......
流向美容院甚至正规医院
据警方对鸿怡公司销售流水进行的统计,全国除西藏以外的省(区、市)均有购买者,甚至远销国外。
"主要流向了各地美容院。"黄赤忱说,这些美容院谎称为美国等国外进口药,出厂价20元的肉毒素以最高至5000元一支的价格推荐给消费者使用。
就是这样的一些产品,目前却在美容院的消费中"当仁不让"地占据了"高端位置"。为了尽可能多地销售针剂,美容院往往会建议顾客脖子上打一针,脸上打一针,而在针剂的销售中,一个疗程可能就有10针,或者20针,而消费这种针剂的顾客可能会接连打上几个疗程,这样一个顾客一个月的消费可能高达十几万元。
"这其中绝大多数的美容院根本不具有医疗资质。"黄赤忱说,有些所谓的整形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居家。客人躺在沙发上就"隆鼻"了,趴在茶几上就挂"美白针",往往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按照相关规定,注射美容一种医疗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实施美容注射手术的医生,必须持有"职业医师许可证";2、医师只能在经注册批准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3、医疗机构必须获准开展注射美容业务。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是合法的注射美容医疗行为,否则都是非法行医。"凌霄告诉记者,"不管前面加什么形容词,都不能改变美容院的资质,而药品代理商是不可能把针剂提供给美容院的,所谓的高端大型美容院同样需要小心。
更令人备感惊心的是,购买涉案产品的客户中竟然也有正规的医疗机构以及职业的医疗人员,使得一些不知情的患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正规的产品,每一个都有批号和防伪编码,可以到国家药监局网站或者品牌官网进行查询。"凌霄透露,凡是被查出问题的医疗机构及医疗人员,资质都会被吊销,受到严厉处罚。
他同时表示,这个案件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但要管好药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也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剂人员以及整形医生的监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李娜)
□ 对话犯罪嫌疑人
"市场上90%的美容针都不是正品"
陈好,男,1984年10月生,山东省新泰市人。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创办"鸿怡科技有限公司"。警方在他的办公室找到一张近2平方米大小的纸张,上面描画着他心中事业的蓝图--成立集团公司,下设整形美容网站、针剂产品批发、医疗器械批发、化妆品、护肤品、连锁加盟店、培训中心......。
看起来,陈好很有目标,也很有计划,可惜的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所销售的产品都是些假药、"三无产品"。
《法制日报》记者:你是怎么认识你的这些供货商的?
陈好:在广州美博会上。他们都是参展商,发了很多传单说是有这些产品,我就跟他们联系了。
《法制日报》记者:这些供货商你是怎么选择的?
陈好:哪个公司价格低就进哪个公司的货。
《法制日报》记者:这么低的价格你就没有怀疑过?正品卖多少钱你应该了解吧?
陈好:我了解。但是圈子里大概都是卖这个价位,并不是我一家。
《法制日报》记者:你有担心过卖出去的这些产品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吗?有没有人向你投诉过?
陈好:刚开始有一点担心,后来就没有了,市场上90%用的都是这样的产品。
《法制日报》记者:这些产品你有推荐给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员工用吗?
陈好:没有。说完,他低下了头。(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