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12年6月21日上午,“2•17”特大毒品案在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公开宣判,沈柏林等7名被告依法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等刑罚。这是北京市公安系统近年来破获毒品数量最大的一起贩毒、运毒案件,涉案毒品甲基苯丙胺净重高达1694克。公安通过层层侦破,依靠几位被告人之间的特殊关系,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了这个纵横冀、京、川三地的毒品网络。
揭开毒品网络的面纱,这起案件中还隐藏着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7名被告人中,有两对男女互为前夫妻关系,却被一对现任夫妻关系的人分隔左右,一个成了毒品的卖家,一个成了替人买毒、运毒的“马仔”……
复杂人物关系的背后,有亲情,有爱情,有眷恋,也有仇恨,有利用,有陷害……这仿佛是一场牌局,却理错了顺序,搞混了方向,成为一把打错了的“亲情牌”!
毒品案发:
2011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本是阖家欢乐共度元宵佳节的日子,而对于刚从重庆带“货”到京准备转车的马恩平来说,这一天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凌晨5时许,天色还擦黑,北京西站北一出站口,一名40岁左右、短发,身着黑色棉服,黑色裤子,携带蓝色旅行包和灰色单肩女士挎包的女子,远远看见公安民警便神色慌张。她立即引起正在执行公开查缉任务的北京铁路公安处刑警的注意,随即对其所带包裹进行开包检查。在蓝色旅行包内,刑警发现了一件深蓝色吊带背心,内侧有该女子自己用蓝色花布缝制的布口袋,内装透明塑料的包裹的7包晶体块(后经鉴定为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共计494.49克。)等物品,公安当场将该女子查获。
她,就是马恩平,1969年12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无业,无前科,与前夫李勇2008年离异后独自一人生活,孩子随前夫李勇和其再婚妻子刘英共同生活。
刘英的“挡箭牌”——老公的前妻做“马仔”
被抓后的第一次讯问中,马恩平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说了谎。她称自己为了挣钱,拿了家里10万元现金,从重庆一个叫“老幺”的朋友处买了这些毒品后,乘K590次火车到京,准备转乘汽车回张家口去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干这事就被公安抓了。
貌似合理的解释。然而,当刑警问起她所携带的是什么毒品,她买这些毒品的价格时,马恩平却均一无所知。1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凭她一个没有稳定收入、捕前一直无业的独身女人,如何出得起10万元的毒资?即便这钱是她拿“家里的”,但她连自己买来的毒品究竟是什么毒,多少元一克,这些毒品要怎么卖出去、怎么挣钱都不知道,这10万元未免交付得过于草率了,她又怎会是一个“称职”的毒贩子呢?
可见,马恩平被抓后的第一次供述还是心存侥幸的。但是,这“侥幸”明显对自己不利,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公安从侧面了解到马恩平是个孝顺女儿,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一直让她挂心不已。于是,以顾念亲情为突破口,刑警们多次给马恩平做工作,又满足了她跟老母亲和姐姐通话的要求,才使她终于放下思想包袱,吐露了实情。
原来,给马恩平出10万元毒资和2000元路费,并指使其到“老幺”处买毒,再运回张家口的,正是她的前夫李勇和李勇的现妻刘英。虽然在第一次供述中马恩平也提到了刘英,说自己认识毒贩子“老幺”就是通过同样做贩毒生意的刘英,并且她帮刘英带过毒品,后来自己想挣大钱才绕开刘英与“老幺”私下联系买卖毒品的。但马恩平还是巧妙地避开了前夫李勇跟此事的瓜葛,也顺便撇开了刘英对自己的指使。马恩平做这一切的目的,无非是觉得自己已经被公安抓了现行,难逃制裁,不如自己把这事扛下来,因为——如果把李勇和刘英供出来,那她的孩子将无人照料!
对亲情的眷顾和对亲人的牵挂,使这个运输毒品近500克的女人展现出与毒贩不同的孝顺女儿、慈爱母亲的面孔。
据马恩平交代,自己曾在刘英开的洗浴中心打过工。后来,2010年12月左右,刘英给她打电话说要带她去重庆玩,两人乘飞机去重庆,住在重庆市江北区天下城小区2号楼1708室,回来时乘K590次火车从重庆回北京,然后到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坐车回张家口。刘英按设计好的路线带着马恩平走过两次后,便让她自己照此线路带钱去重庆找“老幺”,然后把“老幺”给的几袋白色粉末按刘英教她的方法,缝进事先准备好的女士内衣里,带回张家口。每次回来,刘英或和李勇一起到马恩平的住处去取,然后当场给她2000元钱。起初,刘英的“什么都别管也别问”就已经让马恩平起了疑心,再加上带货方式的鬼鬼祟祟,她就更感觉这白色粉末不是什么好东西。直到有一次亲眼看见“老幺”吸食,她才知道了是毒品,但具体是那种毒品并不知道。因为自己闲着无事,又有钱可赚,所以即便她知道这是“违法的事”,但也没有抗拒,而是默默地做了。据马恩平说,她单独去带过三次毒品,第一次带了8万元的,后两次每次都带10万元的,并且钱都是刘英和李勇一起到她住处的楼下交给她的。
刘英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她深知运毒被抓获的风险大,所以将自己抽身事外,一旦事发便矢口否认。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刘英在几次公安提讯和开庭审理中都对贩毒一事坚决不认,
[1] [2] [3] 下一页